雅昌首页
求购单(0) 消息
郭西元首页资讯资讯详细

【观点】中国画已经不再“中国”----我的中国画危机观

2011-08-04 10:05:57 来源:艺术家提供作者:郭西元
A-A+

  一)中国画已经不再“中国”

  目前的中国画已不再“中国”,十之八九是象油画、象版画、象水彩、象水粉、象素描的 ,所剩十之一二也仅仅是外表“象”而已,十之八九已没有了中国画的神韵。

  拿这次全国美展为例,中国画获奖作品90件,真正象中国画的十余件而已,这还是最低限度的要求,比如要求中国画最低该有的笔、墨、章法、款识......等等,我统计了一下,90件作品中,无款无印或只有印者32件、仅名款及印23件、这两项占了七成多,所剩的30件,如果再去了象西画的,大概还剩十来幅吧。

  有几张完全是西画,《岁月》完全是水彩、《光荣岁月》和《洋务遗存》也完全是水彩或者素描淡彩,《建筑中的......铁路》、画玻璃反光的《多云转晴》、画玻璃隔断效果的《陌生》完全是设计效果图,它们似乎没有必要挤在中国画类里。

  就题款来看,已经很少人在画上题款,即使有题款也大多位置不合、书法不好,甚至出现错别字。有一张《天闶》,题款完整、题的位置还不错、书法也还说得过去、用篆书题难能可贵,可惜的是仅题七字就出错字,而且错得离谱,今年的“己丑”写作“巳丑”,巳者蛇也,地支之一,它是不能出现在天干的位置上的,画者似乎不知。更有甚者,人美的出版者不识“闶”,给排了个“天开”,天开何解?

  《润物细声》我怎么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,大概是杜甫的“润物细无声”少写一字吧,画荔枝,六月光景,不合杜先生的“春夜喜雨”意,枝上画一蝉,倒也是传统画法(齐白石老人擅此)可荔红时节蝉还没有出生呢?

  题款这个中国元素淡出中国画, 90件作品中, 真正有题款、 位置也大致合适、盖印也基本恰当的,(有很多题在不显眼的地方,不用很大力气找不到)不到十幅。即使题款,款题字多少、用何种字体、字的大小、在画上所占位置、横题或者竖题......画家大都不甚了了,至于盖印,更不知“起手、押角”为何物、至于用印大小、盖印位置、朱白文选择、姓名章当盖何处、不可盖何处、什么是侵画位等等也基本不知,只是找个空位就盖上完事,当然,说到书法,基本上看画还觉得不错,一看题款那字,小学生一般,再看到错字,心不能不凉了下来。

  整个画展的作品,几乎全是素描的影子。上世纪初,潘天寿先生主持的浙江美院,主张中西画拉开距

  离,说用西洋画法画的人物是“阴阳脸”,要他们把脸洗干净!再看一看这次展览的作品,还有几张“干净的脸”?即使少数“干净”的,(那些没有画光影的)那干净程度也还不如那个连清朝皇帝都不大喜欢的郎世宁。

  画展中基本没有写意画,这几年大家倡写意精神,起码在这次展览中没有体现出来,这十分可惜的。

  大家在展示的是“技术”,展示西画的技术,说穿了,大家只是和郎世宁比高低,比得还不是谁更像中国画,而是谁更像西画!假如,齐白石和郎世宁二位有幸参加展览,结果一定是齐白石落选、郎世宁获金奖!

  我不知道中国画最先没评出金奖的原因,但作为中国美术最高奖的“中国美术奖、终身成就奖”获奖者六人中没有中国画家的身影,就发人深省了,这事只要这样复述一遍就会明白----在中国、“中国画家”得不了“中国美术”的最高奖。

  上海2009青年美展,收件3000余件,中国画只有493件,属于西洋的油画、雕塑等2300余件,入围的267件作品中,中国画仅45件,七分之一左右,一件纯学西方的“装置艺术”作品得了该展的一等奖!我无法明白,在中国,中国人自己办的展览,画“中国画”的仅占六七分之一,也得不了这个展览的大奖!

  该展览称“发展成为上海青年画家崭露头角的平台”云,我真想知道这些画家们露出的是什么“头角”,不用说肯定不是“中国的”了。

  作为中国人,我们该怎么想呢,即使成了殖民地也不至如此吧!我想假如“殖民地的中国”出现这种情况,我们的同胞会上街抗争的!

  二)悲观一些说,中国画恐怕“文脉已断”!

  造成目前这种状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根子在教育!素描、色彩成为中国画大学入学考试的必考科目,又成了中国画的基础课,对中国画地打击是致命的,真是釜底抽薪哪!请问基础既改,上层如何建筑?!

  还有中国人主办的全国美展,怎样保证中国画的主导地位,而中国画又怎么样才能成为“真正的”中国画?也是不可忽视的课题。

  这几年,我们提出文化输出,当然输出什么又是问题,我们不妨来一个换位思考,作为一个外国人会怎么看他们的“学生”画的油画、版画、水彩......这不就是没有知识产权的“三来一补”产品吗,搞这个,我们永远是人家的“孙子”!还有西方人会怎么看用西画改良了的“中国画”呢,我们给他们看这些,难道是向他们汇报用西画改造中国画的成绩吗?!

  中国画的问题积重难返!如果用悲观一点的话说,恐怕是文脉已断!!文脉既断,如何继之?!

  几年前,我们开始的对民间美术、民俗、音乐、戏曲、方面的“抢救性的”研究,有的艺人在研究人员离开后不久就去世了,有的约好还没去就已经去世了,有的是在病床上......可悲的是,斯人一去,并无人再知道他的那一部分,而这研究,也只是整理材料而已,继承已经无从谈起了。

  中国画是以不“中国”得以延续的,不中国的问题如何解决,依靠谁解决?环顾四周,最大的问题是,我们的大多数专家不专!专家们都是素描为基础的流水线“被培养”出来的,可惜的是,流水线上没有多少中国画需要的笔法、墨法!

  由于徐悲鸿提倡,中央美院画素描是坚决的,李可染先生看了学生的画后,只说四个字“定下心来”;潘天寿先生看了中央美院去南方写生的学生画的画时说“你们北京是这样画,画的很像......”显然,如果会听的话,这不是在赞扬。

  站在民族文化崛起的大背景下,我们该怎样认识中国画被西画“侵蚀”的现象,是无可回避的课题。我们“崛起”什么?“崛起”以后的中国该是个什么样子?崛起以后的中国画该是什么样子?真的到了该梳理一下我们思绪的时候了!首先,我们该想一想怎样恢复一个大国公民应有的自信和自尊,清理一下不该有的“殖民地”心态吧!

  写到这里,我觉得中国画的“中国”两字是多么的沉重。

  郭西元

  己丑年十月于深圳 木石山房灯下

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,主要作为艺术信息、艺术展示、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。以世界文艺为核心,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。旨在传播艺术,创造艺术,运用艺术,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。

联系电话:400-601-8111-1-1地址: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

返回顶部
关闭
微官网二维码

郭西元

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
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

分享到: